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中國人是怎麼進入非洲的?《中國的第二個大陸》


中國的第二個大陸:百萬中國移民如何在非洲投資新帝國
China’s Second Continent: How a Million Migrants Are Building a New Empire in Africa
作者: 傅好文  Howard W. French / 譯者: 李奧森


無所不在的中國人

數年前曾經到非洲西部的布吉納法索待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那是台灣在非洲僅存的幾個邦交國之一。所有在布吉納法索的台灣人,在春節過年時會齊聚在一起慶祝,無論是來經商的、來大使館工作的,或是各地的醫療團、農技團,全部加加起來也不過數十人,幾張桌子就坐完了。雖然是邦交國,但是台灣來的人在當地就這麼少,可以說雙方的經貿往來少的可憐。

但是實際到首都瓦加杜古的街上去走走,可以發現很多不認識的黃種人,而且說中文,馬上就知道他們都是中國人。即使是在台灣的邦交國裡,仍然以中國人居多,他們大多是來做生意的。相較於書裡所描寫的幾個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的中國人數量算少的了。事實上,中國人正以無孔不入的方式進入這片大陸。

中國人在非洲起碼有一百萬人,這是最保守的估計。為什麼中國人可以大量移民遷居非洲呢?又為什麼中國人到處都能做非洲人的生意和工程呢?從作者涉足非洲多個國家當中,可以發現一個共通的模式。


首先是高額貸款

非洲國家需要往現代化發展,首先面臨到的問題就是資金。如果沒有投資,那麼所有的發展都是空談。但是來自於西方國家的經費非常少,而且往往帶有政治意識的附加條件,比方說如果想要順利取得資金,必須要先發展健全的民主體制、減少貪汙、建立市場化機制等等...這可不是許多非洲獨裁者所樂見的。

而且西方國家願意投入非洲國家的領域,集中在醫療衛生、教育等他們覺得非洲人「真正」需要的幫助。但是非洲國家的領導者更想要的,卻是能夠誇耀政績的基礎建設和標誌性建築。

這時候出現了中國這個才大氣粗的夥伴,願意借出大筆的貸款,而且條件非常寬鬆,擺明絕對不介入合作國家的內政,當政者是否獨裁、貪汙,中國並不在乎。他們以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同伴身份,強調要和非洲朋友一起「繁榮進步」。


資金背後的代價

只是高額貸款的背後,伴隨而來的條件是要開放中國的建設公司競標工程。中國建設公司以低價得標之後,卻沒有雇用當地勞工,反而是從母國運來為數眾多的中國勞工來進行工程。於是來自中國的資金轉手進入中國的公司,當地的公司跟本無法發展。在當地人涉入非常少的情形下,中國人關起門來完成了道路橋樑、宏偉的議會大廈和體育館等標榜「兩國友好」的象徵。

非洲政府為了更多資金還必須答應放寬中國移民的條件,於是大量的中國移民湧入,並且和當地民眾競爭城市裡最低階的零售業。由於中國大量生產品質糟糕、價格低廉的商品,中國小商販容易大量進貨,藉此大舉進入非洲的每個大街小巷,結果當然是危害了當地人的生計。

更糟的是很多非洲領導人十分貪腐,收受中國人的回扣之後,對於中國人所做的一切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是中國公司雇用當地人往往不遵守勞基法、給予極低的工資。曾經是歐洲殖民地的非洲大陸,勞工局和工會系統非常發達,而且傾向於保護自己人,外國企業常常大吃苦頭。但是在銀彈攻勢之下,制度卻遇到中國人就轉彎。

除此之外中國公司的環境保護往往做的極差、汙染情形嚴重;只要有機會就大肆收購當地的土地和自然資源等等在中國人完成了重大建設之後,非洲人自己又留下了什麼呢?

中國的錢多、人多、商品多,成了進入非洲的大好情勢,以西方人都無法察覺的驚人速度,快速進入每一個非洲國家。但即使非洲許多國家都發生了排華運動,很多非洲人仍然展開雙臂歡迎中國人,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獲得發展的機會。至於中國人究竟是在非洲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空間,或是這是一種新型態的殖民呢?也只能待歷史來證明了。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