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閱讀】《失控的撙節》削減預算錯了嗎?


前幾年的歐債危機和希臘破產危機一度是國際新聞的重頭戲,這些陷入危機的國家都會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是世界銀行,還有他們的老大哥歐盟的協助。拿到的藥單多半是國際組織准許提供貸款幫助渡過難關─但前提是要嚴格遵守他們提出的「撙節政策」。

「撙節政策」就是減少政府開支。除了減少建設與投資之外,政府開支很大一部份都是用在社會福利、醫療教育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地方。大筆一揮,刪掉預算,當然就會使社會安全網出現大漏洞。

當時看到這些新聞,免不了帶著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情,誰叫這些國家要高額舉債,民眾愛借錢享樂、又逃漏稅,可以說是自作自受。撙節政策可以讓這些國家受到該有的懲罰,讓他們勒緊褲袋過日子

而當地民眾發動大規模示威堅決反對政府接受國際資金的決議,強調撙節政策會讓民眾都活不下去,甚至企圖罷免總理、推翻政府。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只覺得這群刁民真是頑劣,不懂得欠債還錢的基本道理嗎?

讀完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對於這些重大國際事件有全然不同的看法。「撙節政策」真的會讓一般民眾陷入愁雲慘霧、萬劫不復的深淵,而對於經濟復甦更是弊大於利。

書裡提供觀察到的大型社會實驗結果。遭逢經濟危機時,政府是拒絕國際資金的誘惑,繼續支出社會福利預算,甚至加碼補助窮人度過難關;還是引入國際資金並且遵守他們提出來的嚴刻條件呢?

事實證明了實施嚴格撙節政策的國家都得到慘痛的結果。民眾失業得不到就業輔導和補助、房屋被拍賣無家可歸、生病沒錢看醫生拖成大病、整天憂鬱借酒澆愁、自殺率大幅上升、社區傳染疾病爆發,整體國民都變的「不健康」,除了反映在死亡率之外,也反映在經濟復甦的成果上─復甦極為緩慢,仍然債台高築。

反倒是那些經由民主程序否決接受撙節條件的國家,繼續維持社會福利的支出,雖然失業率也會上升,但是自殺率並不會跟著升高。死亡率雖然也會受到影響,但並不顯著。重點是經濟在數年後便擺脫泥淖,重新成長。

當然,哪個國家能夠擺脫負債,哪個國家繼續向下沉淪,用一本書的觀點來詮釋顯得太過狹隘了一些。能夠繼續維持社福支出、拒絕國外鉅額貸款的國家,可能本身的體質就比較好,經濟復甦的也快。而無法拒絕惡魔的果實的那些國家,可能是因為自身問題重重而沒有太多的選擇。

但是如此明顯的差異仍然可以告訴我們─人力資源才是最重要的資本,沒有健康的國民,就沒有經濟發展;而一個政策的走向,可能會影響數以萬計的人走向完全不同的結局。

即便是負債累累,也必須維持的基本需求:

1.      保障基本的醫療:

作者極其推崇健保,包括英國公醫制度和美國的歐巴馬健保。人民在窮困的時候會選擇小病不去就醫,慢性病也不追蹤,等到嚴重的時候不得已再到急診去,結果醫療費用更高,陷入惡性循環。

2.      協助失業民眾找工作:

就業輔導不僅能縮短找到工作的時間,重點是能夠減輕失業造成的心靈焦慮。失業和憂鬱幾乎是畫上等號的,如果政府不介入的話,那麼自殺率和失業率就會呈現正相關了。

3.      讓民眾有房子住:

經濟崩潰的時候許多民眾的屋子都遭到拍賣,進而流離失所。在都市中流浪的民眾,平均壽命會大幅下降,甚至跟戰亂國家差不多。除了衛生條件差帶來疾病之外,躲避搶劫和犯罪行為也讓風險大增。

4.      維持公共衛生:

刪減公共衛生預算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各種傳染病都隨時準備好再度流行,肺結核、愛滋病,還有經由蚊蟲散播的疾病,盛行率在經濟崩盤的國家都會顯著提高,得花費更高昂的代價才能讓一切再獲得控制。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